青秆竹
Bambusa tuldoides Munro
秆高6-10m,直径3-5cm,尾梢略下弯;节间长30-36cm,幼时薄被白蜡粉,无异色条纹,无毛,秆壁厚,秆节处微隆起,基部第一至二节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;分枝常自秆基部第一或第二节开始,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,主枝较粗长。箨鞘早落,背面无毛,干时纵肋稍隆起,常于靠近外侧的一边有1-3条黄白色纵条纹,先端向外侧一边稍向下倾斜,呈不对称的宽弧拱形;箨耳不相等,靠外侧的箨耳较大,卵形至卵状椭圆形,长约2. 5cm,宽1-1. 4cm,略有皱褶,鞘口刚毛细弱,波曲状,靠内侧的箨耳较小,斜升,卵圆形至椭圆形,约为大耳的一半,亦具细弱、呈波曲状的鞘口刚毛;箨舌高3-4mm,条裂,边缘密生长2mm的短流苏状毛;箨片直立,易脱落,呈不对称的卵状三角形至狭三角形,背面疏生脱落性棕色贴生小刺毛,腹面脉间被棕色或淡棕色小刺毛,先端渐尖具锐利硬尖头,基部稍作圆形收窄后便向两侧外延而与箨耳相连,其相连部分为5-7mm,箨片基部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3/4-2/3,其两侧边缘近基部略有皱褶,并被波曲状刚毛。叶鞘背面无毛,边缘仅一侧被短纤毛;叶耳无或存在,当存在时则为狭卵形至镰刀形,鞘口刚毛直或弯曲;叶舌极低矮,近截形,边缘全缘,被极短的纤毛;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,长10-18cm,宽1. 5-2cm,下面密被短柔毛,上面无毛或近基部疏生柔毛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先端渐尖,具粗糙钻状细尖头。假小穗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,簇丛基部托以鞘状苞片,淡绿色,稍扁,线状披针形,长2-3cm,宽3-4mm;先出叶具2脊,脊上被纤毛;具芽苞片2片,无毛,先端钝;小花6或7朵,中间的小花为两性,位于上下两端者不孕;假小穗轴节间扁平,长3-4mm,先端膨大呈杯状而被微毛;颖常1片,卵状长圆形,长8. 5mm,无毛,先端急尖;外稃卵状长圆形,长1. 1-1. 4cm,具19脉,无毛,先端钝并具短尖头;内稃与外稃近等长或稍短,两脊的上部疏生极短白色纤毛,先端的毛较长,脊间和脊外的每边均具4脉,并生有小横脉,先端略钝,并有一簇画笔状白毛;浆片3,倒卵形,边缘被长纤毛,前方2片偏斜,宽短,长2. 5mm,后方一片狭长,长约3mm;花药长约3mm,先端微凹;子房倒卵形,具柄,长约1. 2mm,先端增厚并被长硬毛,花柱长约0. 7mm,被长硬毛,柱头3,长约5. 5mm,羽毛状。颖果圆柱形,稍弯,长约8mm,直径约1. 5mm,先端钝圆而增厚,并被长硬毛和残留的花柱。笋期:夏季。
产地:梧桐山 (深圳考察队1830) 、仙湖植物园 (张敏008024) 。深圳各地常见。生于低丘陵地或溪河两岸,海拔70-300m。也常栽培于园林或村落附近。
分布:广东、香港和广西。野生并常见栽培。
用途:竹秆用作撑篙、棚架,劈篾可编制竹器及工艺品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4卷 259页
4423
4423
图 286 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
4423
图 286 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
1. 浆片;12. 雄蕊;13. 雌蕊。(李志民绘)
1. 浆片;12. 雄蕊;13. 雌蕊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